隔膜压滤机是种长时间的高频操作,因此液压系统需要为压滤机提供更高的压力。 在这种压力下,液压油是高阻力型。 此外,在选择液压油时应考虑温度因素。 例如,当温度较低时,应选择使用低温液压油。
由于隔膜压滤机的环境通常很苛刻,它不含有浓度的酸性气体,并且充满了煤油,碱性粉尘等。从长远来看,这些腐蚀性化学物质会对压滤机的电气元件造成损害。它可能导致电气故障,导致控制按钮无响应。
当压滤机具有控制按钮操作无效的条件时,首先检查压滤机控制按钮的结构以及触点是否正常。 检查方法:按下相应的按钮,观察PLC输入的相应节点指示灯是否点亮。 如果它点亮,按钮没有故障。 如果响应按钮未亮起,请检查相关的端子线。
压滤机的操作是通过液压系统在滤板上产生强大的力。 只有这样,单独的过滤板才能形成设备运行的必要部分 - 过滤室,也就是说,当压力无意中超过过滤板的公差时,数量的过滤板在强压下工作 ,滤板会自然破裂而损坏。
卸料时压滤机滤板四周的凸边容易磨损,一旦对边缘有了比较严重的磨损,就会导致组建成的过滤室就不能密封,而过滤室内部具有强大压力的液体就会从磨损处渗漏或者喷射出来,压滤机在液体运动的过程中就会更加加剧滤板的磨损程度,后果就是滤板的损坏。
因此,要避免压滤机滤板的破裂,就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。用户需严格控制好作用于滤板的压力,尽量不要超过板框压滤机设计的大小范围。并且尽量避免对滤板四周边缘的磨损。
滤板的维修费用一般都比较高,为避免这些不必要的高额花费,用户应当事先做好预防措施,除了控制好工作压力、避免滤板磨损外,还要定期检查滤板的使用状况,观察滤板上是否出现裂纹,如果滤板上逐渐添上新的裂纹,这就说明滤板可能要破裂了。
过滤的推动力是过滤介质两侧的压力差,称为工作压力。隔膜压滤机的过滤过程为:悬浮液从进料孔道引入各个滤框,滤液在压力推动下通过过滤介质层,流向滤板过滤面,在过滤面的沟槽集中后从滤液排出孔排出机外。
隔膜压滤机通常用滤布作为过滤介质,有特殊要求时也可以用其他过滤介质,如石油工业的精细过滤过程采用滤纸作为过滤介质。在过滤过程的初期,悬浮液中的细小的固体颗粒往往通过滤布层,所以滤液并不十分清澈,但较大颗粒很快被滤布纤维截住,或卡在纤维间隙的通道内,使滤液通过的缝隙迅速变小,这个过程在过滤理论上称为架桥现象。
当滤布表面形成滤饼层后,过滤介质是滤饼层,所以应用隔膜压滤机过滤,一般均是滤饼层过滤。某些固相含量较低的悬浮液的过滤,为了得到清澈的滤液,不能简单地采用滤布作为过滤介质,较常用的方法是:先在滤布表面形成一层化学稳定、清洁的预敷层,以预敷层作为过滤介质,这种方法称为预敷层过滤。
滤饼的含液量是隔膜压滤机选用者特别关心的技术指标。过滤时滤布表面处的滤饼层承受整个滤饼层固体颗粒的挤压,所以其紧密性较其他部位的为大,而与悬浮液接触处的滤饼较为疏松。随着滤饼厚度增加,滤室两侧的滤饼层相联,中间部分的滤饼含液量为较高,处于半流动状态。